招生考试网
学历|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|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
资格|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|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
工程|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| 教案 论文 文档
IT类|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-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
 3773考试网 - 公务员考试 - 国家公务员考试 - 报名考试 - 正文

201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数44912人

来源:盛京门户网 2014-11-29 9:00:45

漫画配图漫画配图

 今日,辽宁省将有44912人迎接“国考”。据公开数据显示,在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,全国仍有140万人通过报名审核。其中,竞争最激烈的职位考录比依旧高达6980:1,“公务员热”持续高温。不过与此同时,在公务员队伍中,也有一些人作出了“逆向”的选择。近年来,“花4年考上公务员,干1个月辞职”“公务员辞职潮来了”的新闻也屡见不鲜。

  一边是公务员应征比例再创新高,另一边是官员离职下海越发涌现。前者看好公务员工作稳定,并有较高的福利待遇,要进去;后者觉得公务员无法展示个性、收入不会大幅增加,要出去。这似乎又是一个“围城”故事。

  稳定,让其无限执着

  10月23日,在沈阳市和平区某教育品牌办公室内,于冰海跟工作人员详细了解“国考”的辅导内容。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截止的前一日,他从石家庄赶回沈阳。

  于冰海的父母均是沈阳市机关干部。今年28岁的他,毕业于北京某高校金融专业。毕业后,在石家庄的一家民营企业工作,待遇还算可以。但由于工作压力,加上远离家庭,权衡利弊之后,“国考”成为了他实现人生理想的又一途径。这次已是他第三次“国考”报名了。“记得,当初毕业时,报考公务员就是很多同学的首选,那时我还真没想考公务员。但在社会多年打拼之后,让我明白稳定并长期有保障的工作,才是我需要的。”于冰海说。

  “如果能考上公务员,我宁愿放弃读研。”沈城某大学学生王婷婷认为,毕业后,就要面临就业问题,她打算首先选择“国考”,其次是读研。“除了考上公务员或者是进入国企,其他工作都不稳定,没有任何归属感。”对于现今的大学生来说,报考公务员已经成了一种无法抗拒的潮流,而来自家长和亲朋的热情更是高涨,让他们对“公务员”这个称呼无限执着。

 日子,如今不是过去

  11月27日清晨7点,在于洪区迎宾路135车站,今年已经42岁的王永一路小跑,飞奔追车。

  “还好,赶上了。”在王永的心中,“赶上了”三个字或许拥有三个含义:一是,赶上了公交车,上班不会迟到;二是,赶上了好时机,考取国家公务员,并工作十多年;三是,如今,赶上了公务员“火热潮”与“辞职潮”并存的时机,让他思考。

  如果将公务员比作“围城”,于冰海、王婷婷属于“城外人”,而王永则是“城里人”。目前,他是沈阳市某机关一名副处级干部。清晨的追车,让他略感疲倦。“原来是配车,去年底都变为通勤车了。”王永说,清晨一旦通勤车有状况,他就要去坐公交车。

  十几年前,毕业于某大学机械专业的王永考上国家公务员。“恩,公务员收入固定且稳定,月工资5000多,还有一些零散的福利,比如,在单位吃饭花钱少,一日三餐也就花十来块钱。”王永调侃道,早餐是五六个凉菜,每天都会有新花样,中餐是自助,凉热菜加起来近十种。平均两三块就能管饱。饭菜确实不错,一般新来的同事,都会胖几斤。对于前些年公务员生活,王永还是相当满意。但从2013年开始,随着中央多次出台禁令,严格约束官员吃请,王永也感受到了细微的变化。王永说,现在连同事、朋友之间的聚餐都尽量避免。单位附近的餐馆生意至少减少了一半以上,很多挺不住的都停业了。不过,对于“公务员年终福利大缩水”这一说法,他却不认同。“实际上,我们确实没有年终奖一说,但有13个月的工资。”

  安逸,或许放弃个性

  虽然,公务员工作光鲜、稳定,但近年来,王永身边仍然有不少同事选择“搬家”。

  “每个人的理想、抱负都不一样,不是谁都愿意安逸、稳当地过一生。”王永说,公务员系统的管理方式和体制外其他单位确实不同,对于年轻人来说,习惯于论资排辈、安于现状、不张扬、不要太有个性,确实挺难。

  如今,王永还不免对刚刚入职的“新人”产生担心。“有的年轻人有创新,喜欢向领导提意见。第一次领导可能很高兴,觉得年轻人有想法。第二次、第三次也觉得还行,但时间长了,就会有看法,同事也会议论。慢慢地,年轻人就什么都懒得说了。实际上,领导还是喜欢守口如瓶、守纪律、讲政治大局的人。”王永说,公务员岗位对个性和自由度存在限制,与年轻人倡导独立、自我、创新、激情存在一定矛盾。

  晋升,要耐得住寂寞

  王永始终认为,一些人辞职因为不适应官场文化,而另一些人则找不到上升空间。“其实,每个单位都一样,希望被提拔的人,除了工作上要过得去,人际关系也很重要。”王永说,“当然,即使做到这些,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平台,因为上升渠道非常有限。如果顺利的话,从科员晋升至副主任科员要3年,再晋升至正科级还得3年,再到副处级需要5年。”王永坦言,在有“位子”的情况下,一个大学毕业生成为处级干部的平均时间是11年。但这还是理想化的状态下。这11年,往往是一个人最黄金的时期,是否该耗在仕途上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。

  王永说:“20多岁刚来单位,打打杂、跑跑腿是应该的。可是30多岁之后,很难再有这样的活力和心态。这时必须有新的岗位、更好的平台,否则就会遭遇发展瓶颈。”

  3年前,王永身边就有一名同事选择离职。“当时他已经是副处级干部了,但很年轻,后来去了一家知名国企,如今待遇非常不错。”当时,同事的离职对王永的触动很大。“原来总以为公务员是个‘金饭碗’,其实,没有完美的职业,重要的是清楚自己要什么。”王永依稀记得,离职的同事告诉他,加班、辛苦并不是大问题,离职主要是觉得个人价值得不到体现

辞职,需要一定勇气

  不过,对于如今的王永而言,早没有离职的冲动。“这和我的性格有关,我比较保守。我觉得自己还有晋升空间,对目前的待遇也比较满意。出去说自己是国家机关公务员,还是挺有面子。”王永说。

  而对于辞职,在沈阳某社区从事基层工作的32岁的刘伟则有着另一种解读。“以前赶上过节,都会有一定过节费。平时发点水杯、毛巾、香皂,年底会发台历、水果之类的。”刘伟称,“我当公务员5年了,一直在这个岗位,这些年没有什么变化。不过,自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,这些福利都取消了,今年还没怎么发过东西呢。”对于自己的生活水平,刘伟概括道:“前年才从爸妈家搬出来,仅仅是夫妻两人生活开销还算可以,养孩子有压力。”他一直认为,基层公务员收入其实属于中下等水平。“我工资3000元出头。基层工作量大,难度也不小。居民诉求越来越高,比起坐在办公室的公务员,我们不算轻松。”

  刘伟始终认为,对于公务员群体的探讨,应当有更为细化的描述。“基层的、坐办公室的,发达地区的、偏远地区的……如果没有这些细化的分类,只说公务员群体优劣势,意义不大。”刘伟说,现在不少人都喊着要辞职,可能最近对公务员管理比较严格,但公务员的生活并不困难,只是没有那么富裕而已。虽然说起自己的职业,刘伟多少有些抱怨,但他表示并没有勇气辞职。“确实有人离职,自己做买卖或去外企、民企,挣了大钱。但真到了自己,总是少点勇气。一想到辞职后可能面临的各种困难,就下不了决心。”刘伟这样表示。

  转身,喜好迎接未来

  相对于王永、刘伟的犹犹豫豫,今年29岁的田雨欣就显得很洒脱。她曾经是沈阳市周边某村的大学生村官。几年前,她负责村里的文字和党建工作。田雨欣坦言,当初选择这个岗位,主要是想等待机会,进入公务员队伍。回忆起曾经的岁月,田雨欣感慨道:“村民和我关系好,他们吃啥我就吃啥,平时尽量多了解村里的事情。慢慢大家就和我成了朋友,对我评价还不错。”

  那时,当很多人一致认为田雨欣将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名公务员时,她的职业方向却发生了改变。“在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,我渐渐意识到一个问题。即使将来当了公务员,性质应该和现在差不多,就是做一些事务性工作。”田雨欣说,这和她大学专业关系不大,事务性工作很多人都能做。在大学四年,田雨欣主修农业技术相关专业。当初决定当村官,也是认为这里和专业对口,应该有大展拳脚的机会。“但事实上,我很难从事具体工作,大部分时间只能在办公室,这样的职业和我最初不一样。”田雨欣说。

  此外,让田雨欣调整职业方向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。目前,大学生村官转公务员有严格的限制条件,对于专业和工作经验有明确规定,还要经过严格考试。可以说,这条路并非想象中的顺利。田雨欣不断和身边的同学、朋友探讨。“我发现,很多同学在村官岗位工作后,并没走上公务员这条路,而是去了国企或者上市公司,收入都不错,也和专业关系密切。所以,没必要非得挤这一条道。”田雨欣说。

  经过一番权衡,田雨欣最终放弃了看似很好的机会,选择了一家农业技术公司寻求发展。在新的岗位,田雨欣最大的成就感来源于自己的不可替代。“现在这份工作对专业知识有要求,不是农业出身真干不了。”田雨欣说,“比如优良选种、无土栽培方面最新的技术成果,我要手把手地教给农民。比起在办公室里敲敲键盘、复印文件,我觉得更有趣。”“其实去当公务员,几乎全是冲着稳定、高福利去的。”田雨欣说,“可是,让我耐着性子走仕途,有点折磨人。相较于稳定,职业的发展空间和激情对我更有吸引力。”(应受访者要求,本文人员均为化名)

  本报记者于硕


  • 上一个文章:
  •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    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@163.com联系.


   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导航 |
    琼ICP备12003406号